“我哪会提什么辞啊,”这个彭渤可真干不了,他毛笔字写得真不好,“你让侯先生提嘛。”
“师傅要提,你也要提。”郭得钢还在坚持。
“那算了,我说段话吧,”彭渤说着,却提起笔,郭得钢从22岁到31岁,一步步走来的相声之路,风霜雨雪,坎坷荆棘。“1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什么,但对一帮说相声的来说,太不容易了。”
“是,太不容易了。”于前也委朋感触,郭得钢咬紧了牙关。
“你以一己之力,带领着一群年轻人,从基本功到表现力,从随意到仪式感,延续了相声一脉的韵味和风骨。让一门本来行将就木的传统曲艺,再续一缕烟火。无论真实也好,作秀也罢,纵观你一路走来到今日的言行表现,可称得上一句……”
“哪一句?”于前赶紧问道。
“少年时敢为人先,中年时堪当师表。”彭渤提起铅笔,在纸上写下“人先师表”四字。
。
第463章 你就说是榜爷介绍的
京城,一家炸酱面馆。
“来了您呐,几位里边儿请!”
“彭总,炸酱面,我的手艺也不错,您想吃,我给您做啊。”郭得钢早已不是就是大葱吃面糊糊的时候了。
“随便吃点。”彭渤闪身避开一个小伙子,“小心点,再这亲,面就撒出来了。”
“这都是学徒,”郭得钢赶紧上前,替彭渤开道。这面馆档次挺高的,员工穿着对襟开衫、圆口布鞋,还说得一口滴滑溜脆的京片子。
“哎,彭总,您是行家,这味道还真行。”于前挑一口面放进嘴里,挑起了大拇指。
“我对京城还是熟悉的。”彭渤也不怕露怯,还要了一碗面汤,他打量着这些穿堂过道的服务员,都生着一张青涩的面孔,终于,他毫不费力地在人群中找到了那张大饼脸。
“小伙子,过来一下。”他招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