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见沈宜芳有些焦躁不安,便柔声安抚道:“二姐,你不需太过担心。大哥平日里最是聪慧,学什么都是举一反三。夫子也常常赞他有慧根呢这次童生考试一定没问题的。”
沈宜芳长长的叹口气:“他是第一次参加童生考试,肯定会紧张。也不知道能不能发挥的好。”第一次就能考中童生的人,实在寥寥无几。也不知道沈奕文能否一举考中。
若云笑着开解道:“大哥今年才十二岁,若是今年考不中,明年再考也就是了。鸣哥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去考童生了呢不也照样坦然的很么?”
这倒也是,沈宜芳点了点头。然后忽的起了说笑的兴致:“对了,四妹,有个笑话你听过没有?”
若云很配合的摇摇头。
沈宜芳笑着说道:“参加童生试的,大多是十二三岁到二十多岁不等,弟兄两个一起进考场很正常。不过,听说以前还曾出过父子同进考场的呢”
若云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这一笑,立刻把别的姐妹都吸引了过来,一起凑过来说笑起来。
沈宜莲笑道:“父子同进考场倒也不算大笑话,听说还有祖孙两个一起进考场的……”话犹未完,各人都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
沈宜蓉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大姐,你不是故意在逗我们开心吧哪有祖孙俩一起进考场的。”这也太夸张了一点点吧沈宜莲耸耸肩:“我也是偶然中听父亲说起过。”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又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考科举入仕途,这一念头实在是深入人心。
世家望族的少爷们,固然大多聘请了学问好的儒生做夫子。而家境一般的,也极愿意jiāo些束脩将家中的男孩子递到私塾里读书的。能考取功名自然是大喜事,就算考不中,至少也能识得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