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他,严嵩严惟中,最是识时务了!

回大明摄政 荒曦 1362 字 1天前

想要投身到科研一途的终究只是少数。

在小几十号从镇国书院中考出来的人当中也只有陈诸等少数几人是坚定的选择了那条枯燥、寂寞的道路。

剩余以李举为首的大部分则是还是想要走仕途这条康庄大道。

不过对此朱厚炜也是没有任何的意外。

人各有志很正常,况且都是考科举上来的大部分人还是想要走这条通天的道路有毛病吗?没有的呀。

再说了,要想替换掉目前朝中许多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腐儒以及只知道勾心斗角导致大明最终崩坏的文官集团,朱厚炜需要在这个当代最强大的政治机器之中注入新鲜血液。

镇国书院培养新青年,本来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冲着这个去的。

这要是真一个个全都抢着去搞科研导致朝中没有镇国府镇国书院的新青年了,那这两个科举周期不是白废了吗?

两个科举周期啊,这时间几乎都快是朱厚炜重生大明的全部了,这要是浪费了朱厚炜觉得自己得被活生生气死。

专业人干专业事,你们该好好为人民服务就好好为人民服务,全栽到科研里面算什么事?

现在这种将一部分真心喜欢科研的从仕途这个大染缸摘出去让其去干他们力所能及能出上力的事就挺好。

“那李举你们这些这段时间就跟着本王,任务也很简单,还是本王当初带你们做的那一套。”

“不过,你们要做的不是依照本王的命令去行事,而是站在一个地方百姓的角度、地方父母官的角度去看问题。每隔半个月来见本王一次跟本王汇报心得体会,以及自己的所作所为。”

“是!”

李举等人拱手,书院那一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才培养方案他们太熟悉了。

他们可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在灾区扛过沙袋搬过石头玩过命的,对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才能做好一个官这一点相当有感悟的好吧。

只不过当初他们办事都是有人安排的变成了现在要想做好官真正为老百姓做点事实,你自己该要怎么办。

仅此而已。

只有严嵩在朱厚炜安排完镇国书院出身众人后还是一脸懵圈。

那他嘞?

他咋办?

什么科研?

什么群众路线?

什么和以前一样?

他不晓得的呀!

他甚至都不属于这个地方呀!

那为毛把他叫过来嘛!

“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