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德的房子比想象中宽敞整洁。
虽然并不是很富有,不过女主人丽特显然是个很有格调的女人,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坐吧。”
把众人请到客厅,几人在沙发上坐下。
跟宋和平以前去过的MSL家庭不同,这里的摆设多偏向于欧式。
哈立德介绍自己是亚丁大学的英语文学教授,妻子丽特是医生,女儿妮娜刚满六岁。
小女孩好奇地盯着三个陌生人,特别是努拉——这个脸上和肩膀上都挂着血迹的东方男人让她既害怕又好奇。
“你们吃东西没有?”
哈立德看着一脸狼狈的三人,首先想到的是食物。
说到吃,倒是真没吃。
刚才那种生死攸关的情形,哪来的时间吃饭……
“还真没有。”
安东诺夫是一点都不客气。
这个大毛子很有点自来熟的性格。
“你们这里有吃的吗?”
他是一点不客气。
其实他的背包里有单兵食品和能量棒之类。
但没人喜欢那玩意。
“丽特,为客人们准备点吃的。”
不久后后,哈立德家的餐厅里飘着豆蔻和孜然的香气。
丽特从厨房端出一口铸铁锅,锅里的炖豆子冒着热气,表面浮着一层金黄色的油脂。
宋和平注意到锅边烙着法国品牌“Le Creuset“的标记——这在战乱的也门算得上是奢侈品。
“请别嫌弃简单。“丽特用流利的英语说,手指轻轻拂过耳边的头巾,“市场已经三天没正常营业了。“
安东诺夫的眼睛盯着锅里翻滚的豆子,喉结上下滚动。
宋和平知道这个俄罗斯大汉已经两天没吃热食了,单兵口粮里的能量棒只能维持生存,满足不了斯拉夫人对热食的执念。
“闻起来很棒。“
努拉难得主动开口,他的目光却落在躲在母亲身后的小女孩身上。
妮娜露出半张脸,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满脸伤痕的男人。
哈立德掰开一张还带着炉温的馕饼,面香顿时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自己家烤的,面粉是上周囤的最后一批。“
宋和平接过馕饼,指尖感受到面皮的韧性。
他学着哈立德的样子撕下一块,蘸了蘸炖豆子的汤汁。
豆子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混合着蒜末、洋葱和不知名香料的复杂味道在舌尖绽放。
有一瞬间,他恍惚回到了童年时在福建乡下外婆家的厨房。
“里面有肉桂?“安东诺夫突然问。
丽特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能尝出来?这是我们家祖传的配方,加了少许肉桂和干柠檬皮。“
“我奶奶也这么炖豆子。“安东诺夫又撕了一块馕饼,“只是她用猪肉代替橄榄油。“
餐桌上突然安静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