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辽奸相认

辽国的官制在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它相当于古代版的“一国两制”。

即“南北院”制度。

通俗来说,北院管自家契丹族人,南院管汉人。

当然,无论南院北院,核心的高级官员都是契丹人担任。

就比如金老先生的《天龙八部》里,辽帝封萧峰为“南院大王”,这个官职是真实存在,并非老先生杜撰的。

所谓南院大王,已经算是辽国朝堂的核心人物,权力很大,对辽国境内的汉人有生杀予夺之权,正是因为萧峰虽是契丹人,但他在宋国长大,这样的经历更适合帮辽帝管理汉人。

此刻坐在酒楼二楼的萧兀纳和萧奉先,一个是北院知枢密院事,相当于辽国枢密院的二号人物,另一个是南院枢密院副使,相当于三号人物。

可实际上在今日之前,萧兀纳和萧奉先其实并不熟,二人虽同殿为臣,可交集并不多。

毕竟二人根本不是一个系统,也根本不在一个圈子。

萧兀纳是靠个人能力升迁上来的,是耶律洪基的老班底,耶律洪基对他很看重,曾经评价他“忠诚纯正”,将他比作唐朝武周的狄仁杰,这个评价很高了。

而萧奉先,众所周知,他是皇室外戚,靠着妹妹萧贵哥才被皇太孙耶律延禧信任,最近几个月才骤然升上来的。

至于本事和功绩……不好意思,暂时没发现他有任何治国安邦的能力。

反倒是经常登上娱乐版新闻头条,在上京各种风流不羁各种争风吃醋,这都不能说他投胎技术强了,事实上,全靠他妹妹投胎技术强。

萧兀纳和萧奉先,可以说是完全不对路数的两个人,此刻二人居然坐在同一张桌上谈笑风生,画面怎么看都显得格格不入。

包夜八百的中年失足妇女,跟全国首富的儿子互诉衷肠,那像话吗?

下蛊了吧。

二人坐在靠窗的桌边,桌上几样精致的小菜,一壶酒。

互相敬了几杯,二人本不是一个圈子的,也没什么共同话题,辽人也没学会汉人官场上那套云山雾罩的话术,萧兀纳直奔主题。

议和。

对辽国来说,是一个悲哀的话题。

这个字眼出现在辽国君臣的脑海里,都有一种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悲凉感。

曾几何时,强盛无敌的大辽,居然有主动向南人议和的一天?简直恍如做梦一般。

这个国家,肉眼可见地衰败了,而且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任何努力都无法挽回。

“陛下确实打算议和了,”萧奉先叹了口气,眼神却终究没露出任何悲哀之色。

萧奉先的为人,或许赵孝骞看得比辽人更准确。

他是一个只重利益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所谓的忠诚的,谁有利他就跟谁走,利益不分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