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骑乘着角马的巴托一族民兵,立马加快了速度,以最快速度向前冲锋。
巴托一族的民兵距离作战部队大约150米时,他们猛地将手中的武器掷出。
巴托一族民兵此时手上握持的是一种头部带有一个圆形铁球的长矛。
这种长矛的长度超过了6米。
在巴托一族惊人的力量带动下,长度达到6米的长矛在飞行150米后,依然可以有强悍的威力。
哪怕是身穿外骨骼装甲的作战人员,被长矛命中,也会被直接贯穿。
而更让作战部队感到惊讶的是,巴托一族的这种长矛并不在于其强悍的贯穿力,而在于命中目标之后产生的后效杀伤。
只见这些长矛在命中外骨骼装甲或者地面时,球型部位会突连爆裂开来。
这种长矛前端的球形内部是中空的,球壁非常薄,内部还刻蚀了一种魔法阵,当这种魔法阵遭到破坏的时候,便会发生爆裂效果。
更重要的是,长矛前端的球形部位在爆炸开来之后,其杀伤效果和手榴弹的破片杀伤几乎别无二致。
也就是说,巴托一族通过学习安义这边的破片杀伤手段,利用魔法阵自己研发了类似的攻击方式。
密集的长矛攻击导致的爆炸此起彼伏,虽说这些长矛爆裂开来之后的威力也就相当于60毫米迫击炮炮弹,或者手榴弹一样的爆炸威力。
对身穿外骨骼装甲和穿戴着防弹衣的兽人,杀伤力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大量的爆炸掀起了大量的烟尘,有效的阻碍了作战部队的视线。
而趁着视线被阻碍,正在高速冲锋的巴托一族民兵迅速冲到了前沿阵地的深壕面前。
在抵达阵地前沿的壕沟之后,巴托一族民兵迅速跳下角马,紧接着一个跳跃跨过了壕沟。
之所以巴托一族民兵选择在壕沟面前下马作战,是因为角马在驮着巴托一族的人员之后,重量过于庞大,导致角马已经不具备太强的跳跃能力。
尽管阵地前沿的壕沟宽度大约为10米,但是对于体型不算小的角马来说,这个宽度在此时已经超过了其可以跳跃的极限。
要是一定要骑着角马跳跃壕沟,大概率就是角马会直接摔进壕沟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