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缓缓转身,只见吴起带着一众学者,神色阴沉地站在他的身后。
吴起冰冷的目光如同利剑般刺向孙子,语气中充满了警告的意味:“你的革新计划,到此为止了。”
吴起身后,田骈和其他几位中间派学者也走了出来,他们的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有无奈,也有决绝。
田骈上前一步,叹息道:“孙子先生,你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太过激进,不符合我百家争鸣之地的现状。我们已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你的革新计划。”
他手中拿着一卷厚厚的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
“这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反对革新的理论依据,涵盖了各个方面,从资源的合理分配到技术的可行性,都做了详细的论证。”田骈将竹简递给孙子,“希望你能好好看看,明白我们的苦心。”
竹简的内容迅速在百家争鸣之地传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保守派抓住革新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从理论到实践,从资源到人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甚至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孙子身上,说他是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大众的福祉。
革新派自然不甘示弱,墨翟、鲁班等人纷纷站出来反驳,他们列举了革新计划带来的好处,以及技术突破的可能性,试图扭转舆论的走向。
一时间,百家争鸣之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辩论场,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
宋钘据理力争:“资源的匮乏正是我们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找到更高效的利用方式,才能打破资源的瓶颈!”
尹文则用他独特的理论体系进行辩驳,但他的话语过于深奥,大多数人听得云里雾里,反而被保守派抓住把柄,说他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公输班夹在师父鲁班和保守派之间,左右为难,他既认同师父的创新理念,又担心激进的变革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昭阳如月紧紧握着孙子的手,感受到他手心的冰冷
孙子面色平静,眼神深邃,他翻看着手中的竹简,嘴角突然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是吗?看来,我需要拿出一些更具说服力的东西了……”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尹文,“尹文先生,你的理论,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孙子将竹简合上,他并没有直接反驳田骈等人的论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尹文:“尹文先生,你关于‘时空共振’的理论,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
尹文一愣,随即明白孙子的用意。
他深吸一口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己晦涩难懂的理论解释了一遍。
他指出,所谓的资源匮乏并非绝对,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利用方式。
就像琴弦一样,只有找到正确的频率,才能发出最美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