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灭国的功绩,谁能挡得住呢?

朱棣无法理解,他想不通朱高煦为何会对倭人有那么大的敌意。

他能肯定朱高煦并没有忽悠自己,这货还真的是冲着倭国去的。

“您说,大明如果要打仗,主要的几个目标是谁?”

朱高煦淡淡地反问道。

“漠北自然是首选,其次是西南。”

“倭国似乎还排不上号吧?”

朱棣给出了两个选项,随即反问道。

北方的游牧民族,永远是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这样的敌对关系从始皇帝天下一统开始,就延续至今了!

从秦时的古长城,再到如今大明修葺的明长城,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抵御来自北方鞑子的威胁么?

朱棣所言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也只有对漠北动兵的阻力最小,能够在最大范围赢得朝臣和民意的支持!

这个是局势!

“您应该知道,皇爷爷在大明建立之初,就想过要东渡攻打倭国吧?”

“大明这几十年的东南沿海倭患,就有不少倭人的影子,而且倭人的比例还在不断地增加当中!”

“与其等着倭患愈演愈烈,还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劳永逸的永远解决问题!”

“最关键的是,灭倭国远比彻底灭了漠北容易得多,灭国的诱惑,谁能挡得住呢?”

“您难道就不期待,儿子把倭国给灭了,再次扩大大明的版图么?”

朱高煦却是十分认真地解释道。

朱棣:“……”

还别说,这小子说的有几分道理。

当年如果不是刘伯温等一些大臣阻拦,朱元璋或许真的就发兵攻打倭国了!

而且东南沿海的倭患,的确也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按照直播间那些历史学家的说法,大明倭患唯一有所减缓,或者说消停一点的时间,也就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的这十几年!

因为你的拳头硬了,才能让那些狼子野心之人为之忌惮,不敢贸然招惹。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中期,朝廷不再出海之后,西南倭患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

这小子居然还想要灭国的功绩,这倒是朱棣没有想到的。

难道这些真就是他针对倭国的所有原因么?

“你对倭国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