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送上门来的云中鹤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那时候的战争还遵循着礼仪,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整理好军队,排兵布阵,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械斗。

春秋时期的战争不仅以胜负为目标,还蕴含着独特的伦理规则。

具体体现为不重伤:已受伤的士兵不可被二次攻击。这一规则强调避免无意义的杀戮,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不擒二毛:不可俘虏头发花白的年长者。二毛指代老人,规则背后是春秋时期敬老的社会伦理,认为老年士兵已失去战斗力,不应受辱。

不鼓不成列:敌军未列阵完毕前不可进攻。这要求作战双方必须在平等条件下交锋,类似西方中世纪的“骑士精神”。

而且每次战争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致师仪式。在致师过程中,三位勇士会出阵向敌军发起挑战,展示自己的武勇,以及显示己方决战的决心。

嗯,简单来说,就是表演。

春秋时的战车上一般有三个人,驾车的为车中,左边的射手为车左,执戈的车右则是主将。

战车快速的冲向敌军大营,车左会快速的射杀一个敌人,然后协助车中控制马僵,车中则需要下车整理马匹,特别是整理好马脖子上的皮带。车右则会在这个时候冲进敌军战阵,割下一个士兵的耳朵,并俘虏一个士兵跳回车上,然后驾车返回。

这整个过程充满了勇气与艺术,而且几乎在瞬间完成,然后返回。

毕竟对方也不是任你拿捏,站着不动让你砍的。

春秋时的战争,比拼的是双方的武勇。若是哪一方运用了计谋诈术,是会被天下人所不齿的。

只是随着南方楚国的崛起,开始向中原挺近,春秋的礼仪战争也慢慢的变了味道。

楚国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蛮夷,因为楚国不遵守中原诸侯国的战争礼仪,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