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妄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划过杭州那面小旗的位置。旗子插得深,底座压进木缝里,稳得很。
外面天刚亮,货栈已经忙起来。搬运工扛着包裹穿行,脚步声踏在青石板上,一串接一串。董道甫抱着账本从侧门进来,喘着气说:“谢哥,门口又排长队了。”
“什么人?”
“来应征的。”董道甫翻了下名册,“一百多个,有账房、跑腿的、还有退伍的驿卒。”
谢无妄没说话,转身走到二楼指挥室。窗边摆着新写的“人才招募令”,墨迹干了,纸角微微翘起。他提笔在背面画了个表格,分成四栏:物流、客服、技术、市场。
“宁毅呢?”
“在核对昨日分流数据,说要写个《暴雨调度复盘》。”
“叫他来,再把苏檀儿也请过来。”
半个时辰后,三人围在桌前。谢无妄把表格推过去:“招人不能靠眼缘,也不能谁喊得响就用谁。我们要定规矩。”
苏檀儿看着那张纸:“你是想搞个试岗?”
“三天。”谢无妄点头,“能做事的留下,不能的走人。不谈关系,不看背景。”
宁毅提笔补充:“还得测实际能力。比如算账速记、路线规划、应急反应。”
“加一条。”谢无妄顿了顿,“混沌评估。”
两人抬眼。
“我不看简历。”他说,“我看人做事时的眼神。急不急?怕不怕?有没有想把事做成的劲儿。”
当天下午,招募场设在货栈后院。三十个初选通过的人站成三排,穿着各异,神情紧张。
老员工们靠墙站着,有人冷笑:“这些人连火漆印都不会盖,也能进极速达?”
话音刚落,高台上的谢无妄开口了。
“极速达只认一件事——结果。”他声音不高,但每个人都听清了,“你能让包裹准时到,就是本事;你若只想混日子,趁早回家。”
他右手抬起,在空中停了一瞬。
没人注意到他瞳孔闪过一丝金纹。
阳光忽然斜照进来,穿过屋檐的缝隙,落在新人脸上。那一瞬间,不少人挺直了背。几个原本低头的年轻人抬起头,目光变得坚定。
而那个刚才说话的老账房,莫名觉得耳边嗡了一声,像有唢呐吹了个调子,心头一紧,没再吭声。
谢无妄继续说:“岗位今天分配。调度副使一人,外联驿馆一人,工坊器械一人。其他人按试岗表现定去向。”
名单念完,全场安静。
三个被点到名字的人愣住。
一个是瘦高书生,手里攥着算筹,昨晚通宵帮人理账,眼睛发红。
一个是南方口音的青年,会六地方言,曾在茶馆当伙计。
还有一个是工匠打扮的男人,袖口磨破,但随身带着一把自制的折叠尺。
他们被带到各自岗位。书生去看分拣流程图,青年直接被派去接外埠订单电话,工匠则进了工具房,翻看旧箱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