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堂丹诏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打破了张小凡刻意维持的平静。三年时间,对于动辄闭关数十载的修士而言,弹指即逝。他必须充分利用这三年,在不动摇根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明面上的丹道实力与暗中的混沌修为。
丹心映道 意炼入微
凭借苏文远特批的权限,张小凡几乎住进了分堂藏经阁的核心区域。这里收藏的,已不仅仅是丹方和药性论,更有历代百草堂先贤留下的炼丹心得、对天地灵物的感悟随笔,甚至是一些涉及法则皮毛的推测。
他不再泛泛而读,而是有针对性地寻找与“平衡”、“演化”、“本源”相关的记载。一位先贤在玉简中留下“丹道至境,非徒控火驭药,乃调和阴阳,窃取造化一线机”的感悟,让他沉思良久。这与他混沌之道中包容演化、于微末处见真机的理念,隐隐相合。
在甲等丹室中,他的“意炼之法”也愈发纯熟。拥有炼气三重的混沌之气支撑,他已能稳定炼制出多种筑基期丹药,且品质皆在无暇以上,甚至偶尔能触及宝丹边缘。但他刻意控制着成丹率与丹药流露出的“道韵”,使其维持在一个惊人的天才水准,却又不会过于骇人听闻。
他开始尝试炼制一种名为“五行归元丹”的丹药。此丹并非古方,而是他根据自身对五行生克与混沌平衡的理解,自行推演、组合药性而成。炼制过程极其繁复,对心神与操控力的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第一次尝试,药力冲突,丹炉内五彩光华乱窜,险些炸炉。
第二次,火候稍偏,五行失衡,炼出一炉废丹。
第三次……
张小凡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后,便回到藏经阁,查阅相关典籍,推演失败原因,调整药性配比或炼制手法。他的混沌之意在这种高强度的推演与实践中,变得愈发敏锐、灵动。
秘阁求真 偶得残篇
这一日,他在藏经阁一处堆放废弃玉简、准备回收清理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枚布满裂纹、灵气近乎散尽的黑色玉简。这玉简材质特殊,不似凡品,但其内记录的内容却因损坏而残缺不全,大多是关于一些虚无缥缈的“太古传闻”、“纪元秘辛”,被堂内修士视为无用的呓语。
张小凡本欲忽略,但当他指尖无意拂过玉简裂纹时,体内混沌之气竟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悸动,腕间仙链也似乎温热了一瞬。
他心中一动,拿起玉简,以混沌之意缓缓渗入,尝试读取其中残存的信息。
大部分内容已然模糊,唯有几段断断续续的文字,勉强可辨:
“……混沌未分……先天一炁化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法则之网……承载万物……亦束缚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