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数字雪崩与黄金堡垒

橡树街别墅的书房,1999年12月的第一场雪正无声地覆盖纽约。窗外,皇后区的屋顶和街道被染成一片纯净的银白,后院那座粉蓝城堡戴上了厚厚的雪帽,茜茜栽下的柠檬树苗被刘小丽细心地裹上了防寒布,像个小卫兵伫立在雪地里。窗内,IBM ThinkPad 770ED的风扇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幽蓝的光映着汪言沉静如水的脸。屏幕上,雅虎(YHOO)的股价曲线如同一道燃烧的金线,在纳斯达克狂欢的烈焰中,倔强地指向$450.87。

450美元。

这个数字,像一枚冰冷的银针,刺破了汪言心底最后一丝犹豫。距离他记忆中那场席卷全球的互联网雪崩,只剩下三个月。而此刻,整个华尔街都沉浸在“新经济”永不落幕的迷梦里,分析师们挥舞着报告,信誓旦旦地预言雅虎将突破600美元,甚至1000美元大关。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甜腻和盲目的乐观。

汪言的指尖在冰冷的轨迹球上轻轻滑动,调出加密的交易界面。屏幕上,代表他持仓的绿色数字庞大得令人窒息——那是用《鬼影实录》和《朱诺》的巨额利润,加上从花旗银行抵押贷出的五千万美元,在雅虎股价尚在50-100美元区间时,如同贪婪而耐心的巨鲸,一口口吞下的庞大份额。此刻,它们的市值已膨胀至一个天文数字。

是时候了。

他深吸一口气,纽约冬夜清冽的空气混合着书房里淡淡的雪松香氛(茜茜坚持要放的“提神香薰”)涌入肺腑。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个代表“卖出”的红色按钮,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明。

第一步:蚂蚁搬家。

他不能像笨重的巨鲸跃出水面般惊动市场。他需要化身无数只蚂蚁,悄无声息地将这座金山一点点搬空。为此,他早已通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顶级私人客户服务部,在数十家不同的券商开设了上百个匿名交易账户。每个账户的资金量、交易频率、甚至IP地址,都经过精心设计,如同散落在庞大蜂巢中的工蜂,各自执行着微不足道的任务。

指尖轻点,第一道指令发出。账户A,卖出500股雅虎,市价成交。几乎在指令发出的瞬间,交易栏显示“已成交”。市场上汹涌的买盘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瞬间吞噬了这微不足道的抛单,股价甚至微微上扬了0.1美元。

汪言面无表情,继续操作。账户B,卖出300股。成交。账户C,卖出700股。成交……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他按照预设的程序,在不同的账户间切换,每次抛售的股数、时间间隔都毫无规律可循,完美地融入了市场正常的交易洪流中。屏幕上的雅虎股价,依旧在450美元上方欢快地跳跃着,对脚下悄然扩大的裂隙毫无察觉。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茜茜毛茸茸的脑袋探了进来,大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像两颗闪烁的星子:“汪言哥哥,还在‘打怪兽’吗?妈妈炖了银耳雪梨羹,让我端给你。”她手里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白瓷小碗,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生怕打扰了他。

汪言立刻切换屏幕,雅虎的交易界面瞬间被一份《当幸福来敲门》的分镜头脚本覆盖。他转过身,脸上冷硬的线条瞬间柔和下来,接过小碗:“谢谢茜茜。怪兽快打完了,就剩最后几个小兵。”

茜茜踮起脚尖,好奇地瞥了一眼屏幕上的脚本草图(画着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加德纳抱着儿子蜷缩在地铁厕所隔间里的场景),小眉头微微蹙起:“这个爸爸看起来好难过……汪言哥哥,你拍的电影里,最后爸爸会找到幸福吗?”

“会的。”汪言舀起一勺温润清甜的羹汤,看着茜茜纯净的眼睛,语气笃定,“只要不放弃,幸福总会来敲门。”

茜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个悲伤的父亲画像,小声说:“那……茜茜给汪言哥哥的‘幸福’加点糖!”她变戏法似的从睡衣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颗晶莹的冰糖,小心翼翼地放进汪言的碗里,“这样打怪兽就有力气啦!早点打完来陪茜茜拼城堡拼图!”说完,像只完成任务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离开了书房。

汪言看着碗里多出的冰糖,又看看屏幕上重新切换回来的、无声进行着巨额交易的界面,嘴角勾起一丝复杂的弧度。茜茜的“加糖”,像一道温暖的光束,短暂地照亮了这个充满算计与冰冷数字的战场。

接下来的日子,汪言的生活被切割成泾渭分明的两面。

一面是镁光灯下的喧嚣。《当幸福来敲门》已上映,引发了强烈反响。威尔·史密斯在经历了《飙风战警》的惨败后,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投入了克里斯·加德纳这个角色。**此刻,他穿梭于各种宣传场合,接受着潮水般的采访。当记者播放起电影片段——他穿着不合身的旧西装,抱着饰演儿子的小演员蒂莫西,在旧金山寒冷的街头奔跑、在收容所里蜷缩、在证券公司厕所里无声流泪……每一个画面都让威尔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那是倾注了他全部心血和救赎渴望的证明。** 汪言作为导演,同样置身于宣传漩涡的中心。他需要与威尔并肩作战,面对记者们关于“票房毒药成功翻身”、“冲击奥斯卡可能性”的连番追问,脸上挂着符合“天才少年导演”人设的、恰到好处的自信与谦逊,精准地回应着每一个关于影片内核与威尔表演的尖锐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面,则是橡树街书房里,日复一日、枯燥却惊心动魄的“蚂蚁搬家”。雅虎的股价在市场的狂热推动下,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冲破460、470、480美元关口!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华尔街更疯狂的欢呼和更离谱的估值报告。而汪言,如同最冷静的操盘手,无视外界的喧嚣,严格按照计划,将手中的股票一点点、无声无息地兑换成冰冷的现金。摩根士丹利的客户经理理查德·唐纳森(Richard Donaldson)每天都会通过加密线路发来当天的交易汇总和资金到账情况,邮件措辞一次比一次更显敬畏。这个少年导演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冷酷执行力,让他这个见惯风浪的银行家都感到心惊。

12月15日,雅虎股价突破485美元。

汪言在片场休息间隙,用加密手机给唐纳森发去一条简短指令:“账户组K至T,启动最终清仓协议。目标价:$490。触及即全抛。”

12月22日,圣诞节前三天。

橡树街别墅洋溢着节日的氛围。客厅里立着挂满彩球和星星的圣诞树,壁炉里柴火噼啪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烤姜饼和热红酒的甜香。茜茜和刘小丽在厨房里忙碌,准备着平安夜晚餐。

书房里,气氛却截然不同。汪言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雅虎的分时图。股价如同一个醉汉,在488-489美元之间剧烈震荡,买盘和卖盘激烈交锋。距离他设定的490美元目标,仅一步之遥。

电话响起,是唐纳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汪先生,目标价已挂出。但市场波动剧烈,490的卖单堆积如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