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光芒,将陆明的身影固执地钉在墙壁上,与桌面上那张看似平凡的聚灵符形成了对峙般的静默。
他摒弃了所有杂念,左手紧紧握着那枚愈发显得温润的怀表,右手食指则轻轻虚按在聚灵符的朱砂纹路之上。他没有注入灵气,只是将全部的精神,通过这种接触,沉浸进去。
初时,眼前依旧是那些繁复扭曲、不明所以的线条与符号。但随着怀表那股清凉气流持续汇入脑海,提升着他的感知与思维速度,眼前的景象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平面的、静态的符纹,仿佛活了过来,并且开始了解构。
朱砂的线条在他“心眼”中褪去了颜色,化作了无数条流淌着微弱光芒的能量细丝。这些细丝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极其严密的规律,彼此交织、缠绕、连接,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立体网络。这网络并非死物,而是在极其缓慢地“呼吸”着,与周遭天地间某些活跃的“数据流”产生着微不可察的共鸣与能量交换。
“这……这简直像是一幅三维的集成电路板!”陆明心中震撼莫名。前世的职业让他对复杂的电路图并不陌生,但眼前这幅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动态的“活体电路”,其精妙与复杂程度,远超他见过的任何芯片设计。
他尝试去理解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
怀表的辅助让他能勉强将注意力聚焦在网络的某些局部。他“看”到,在符箓的某个起始节点,能量细丝以一种独特的螺旋方式盘绕,仿佛一个微型的漩涡,不断地、被动地吸纳着空气中某种特定的“数据流”(他猜测是木属性灵气)。
“这是……能量感应与采集模块?”
他的“目光”顺着能量细丝流动的方向移动。在流经另一个结构复杂的节点时,那些被采集来的、性质各异的“数据流”仿佛被过滤、被调频,变得趋于同步,波动频率开始统一。
“谐振器?频率同步器?”
再往后,被初步同步的能量流汇入一个更为庞大、结构也相对稳定的区域。这里的能量细丝交织成网状的囚笼,试图将那些同步后的能量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延缓其散逸的速度。
“能量约束场……虽然非常简陋和低效。”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虽然无法瞬间理解整个聚灵符的全部奥妙,但通过这种“拆解”式的观察,陆明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模糊的、框架性的认知。这并非神迹,而是一种对天地能量规则的理解与应用,一种可以被分析和学习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