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脉会武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陆明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三年时间,看似不短,但对于需要另辟蹊径、每一步都需自行摸索的空灵根而言,却显得格外紧迫。
他彻底沉下心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修炼之中。白日里,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丹房,反复练习辟谷丹的炼制,力求纯熟,并开始挑战更复杂的丹药。夜晚,则雷打不动地引动月华之力,滋养空灵根,积累空灵气。同时,林老给予的那本基础的《蕴神诀》,也成了他每日必做的功课,虽然进展缓慢,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在一点点变得更加凝练和坚韧。
这一日,丹房内,陆明面前摆放着五种不同的药材,正是炼制“清心散”所需。清心散虽仍是散剂,但药材种类增多,药性更为复杂,融合时的难度远非辟谷丹可比。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闭目凝神,在脑海中再次回顾清心散的丹方和炼制要点。这一次,他不仅仅是在记忆步骤,更是在用“架构师”的思维去解析。
“地火,是能量输入;丹炉,是反应容器和能量约束场;五种药材,是五种不同的‘能量材料’;我的神识,是操控一切的‘程序’和‘传感器’……”他心中默念,将整个炼丹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
“那么,控火就不仅仅是控制温度高低,而是构建一个稳定的、符合当前炼制阶段需求的‘能量输入模型’。”
想到这里,他睁开眼,引动地火。橘黄色的火苗再次在炉底燃起。但与之前只是粗略控制火势大小不同,这一次,他尝试用神识更精细地感知火焰内部的能量分布,并引导空灵气(极其微弱,避免影响药性)辅助,试图让火焰的燃烧更加稳定、均匀,减少不必要的能量逸散和波动。
起初很是艰难,火焰在他精细的操控下反而显得有些僵滞。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尝试,凭借空灵根对能量的敏锐和怀表带来的心神稳定,渐渐地,那簇地火仿佛变得“听话”了许多,火苗的跳动不再那么狂野,温度也更加恒定。
准备工作就绪,他正式开始炼制。
处理前两种药材还算顺利,在优化后的稳定火力下,药力萃取颇为顺利。但当第三种药材投入,需要同时控制三团药液进行初步融合时,压力骤增!
他需要一边维持地火的稳定,一边用神识分别包裹住三团属性各异、相互间既有吸引又有排斥的药液,引导它们彼此靠近,寻找那个微妙的融合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