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纹”碑展示了基础星纹的演变史,让他看到了阵法根基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衍阵”碑揭示了从星纹到阵法的推导过程,让他明白了“结构”与“路径”的重要性。
“融灵”碑阐述了能量与阵法的融合之道,让他对“势”与“场”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这些知识,如同无数散落的拼图碎片,与他脑海中《星辰基础阵道详解》的系统性、本质性知识相互碰撞、交融。星钥在他识海中微微发光,仿佛一个最精密的处理器,辅助着他进行着这场知识的整合与重构。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最佳答案”,开始尝试理解那些“非最佳答案”背后的逻辑与智慧,思考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与可能性。
这种思维层面的拓展,带来的是一种根基上的夯实与视野上的开阔。
数日之后,陆明从深沉的悟道状态中醒来。他眼中精光内蕴,神识似乎更加凝练了一丝。他伸出手指,混沌星力自然而然地汇聚,开始在空中勾勒基础聚灵星纹。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追求那最简洁、最本源的完美形态。他的指尖微动,星力线条在勾勒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几处他从“源纹”碑上学到的、看似冗余却能让星纹结构在不同能量环境下更具适应性的微小变化;在能量节点分布上,他也参考了“融灵”碑的某种思路,使得星纹形成的灵气漩涡,在稳定与效率之间找到了一个更佳的平衡点。
虽然最终成型的星纹,在“纯粹”和“极致”上,可能比他最初勾勒的、完全依照《详解》法门的星纹稍逊半分,但其整体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潜力”,却有了显着的提升。
这是一种从“完美工具”到“有生命力的造物”的微妙转变。
陆明看着指尖那枚流转着更加圆融、和谐光辉的星纹,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在阵道上的理解,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明的生活变得极有规律。白天,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万卷楼”的前五层,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些非核心的、但却包罗万象的阵法典籍、前辈心得、乃至一些关于玄荒界风土人情、天材地宝介绍的杂书,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库。晚上,则在洞府中打坐修炼《混沌星衍诀》,巩固修为,同时不断练习和深化对前三碑以及万卷楼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并没有急于去触碰更高深的阵法,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根基”的打磨上。这种扎实到近乎笨拙的修行方式,若是被一些追求速成的弟子知道,恐怕会嗤之以鼻。但陆明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越牢,未来才能走得越远。
期间,他也通过核心弟子令牌,领取了第一个月的福利——一笔不菲的宗门贡献点和一些辅助修炼的丹药、基础阵法材料。他仔细规划着贡献点的使用,优先兑换了一些能够辅助神识修炼和提升星力掌控精度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