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洞府不久,果然有一名执事弟子将一枚散发着淡淡星辉的玉简送至,正是吴涯长老所允的《小周天星辰禁制》图谱与解析。
陆明接过玉简,入手温凉,神识沉入其中,顿时,一片浩瀚繁复的星图在他识海中铺展开来。
这并非简单的平面阵图,而是一个立体的、由无数星辰光点与能量轨迹构成的复杂模型。三百六十五个主要节点,对应周天星辰之数,彼此以万千道细密如丝的能量回路相连,循环往复,演化无穷。每一个节点都并非静止,而是在按照某种玄奥的规律微微脉动、偏移,带动着整个禁制模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变化之中。
一股苍茫、古老、浩瀚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蕴含的空间封锁、能量禁锢之意,让陆明神识都为之一滞,感到自身的渺小。
“好玄奥的禁制!”陆明心中震撼。这仅仅是一套残篇,其完整形态又该是何等模样?恐怕已涉及到了法则层面的运用。
他收敛心神,开始仔细研读旁边的解析文字。
解析并非直接教导如何布阵,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着这套禁制背后蕴含的至理:如何引动周天星辰之力,构建能量壁垒;如何利用星辰之间的引力与斥力,形成空间扭曲与封锁;如何通过节点之间的能量相位差,制造出层层叠叠、虚实相生的禁锢效果……
这更像是一部关于星辰能量与空间运用的高级理论着作。
吴涯的要求是半年内初步掌握其基础架构与三十六处关键节点变化。这三十六处关键节点,如同人体要害,是维系整个禁制运转的核心,它们的任何一丝变化,都会引发整个禁制模型的连锁反应。
陆明没有急于求成去记忆那三百六十五个节点和无数回路的细节,而是首先沉浸在那解析阐述的“道理”之中。他结合自身对《星辰基础阵道详解》的理解,以及在幻波池中对能量流转、冲突、平衡的感悟,尝试去理解这套禁制为何要如此设计。
为何这个节点要设置在此处?为何这两条回路的能量相位必须保持特定的差值?为何那三十六处关键节点的变化轨迹遵循着某种类似星轨的规律?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有了之前独立设计“流转御灵阵”的经验,陆明对这种深层原理的探究更加得心应手。星钥在他识海中散发着清辉,辅助他理解、推演着那些复杂晦涩的理论。
时间在专注的研读与思考中飞速流逝。
数日之后,陆明对《小周天星辰禁制》的基础理论有了初步的框架性认识。他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三十六处关键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