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人走政息,很多原来你定下来的事情都变了,新来者要有自己执政思路这也正常,但为了否定而否定,把很多路数书记原来定下来的好事情也否定了,比如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事情,现在已经是全面放开了,鼓励大办特办乡镇企业……完全不顾宜蓝发展的大局,苏东强因为骗子事件在想留很鼓励,这一回是完完全全的抱着张江的大腿……看到这些真让人很失望,陆书记,我是一天就不想在宜蓝呆了,要不我也调到市扶贫办,继续给陆书记服务算了……”

在宜蓝本地领导干部中,骆长松与陆政东的关系最为亲密,算是陆政东提拔起来的地方派,他跟着陆政东,陆政东从上面搞资金基本上都是不费什么力气,即使孙伟阳调走了也是如此,影影绰绰的猜测到陆政东的一些不同寻常,而且因为与陆政东的这层关系,他很难在新书记张江那里得到信任,因此他始终想站在陆政东一条线上。

陆政东沉默了一下,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从宜蓝调走,有不少事情还在实施中,就像农村合作基金会,陆政东是深知将来有一天会是有大麻烦的,所以一直在规范其操作,看来估计是要夭折了,不过宜蓝的大局已经定了,这也就足够了,于是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多想也无益处,有些东西,时间会证明一切……市扶贫办现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真不想呆了,那也得等待机会,先留在宜蓝,争取多做点有益的事情……”

陆政东说着轻轻拍了拍骆长松,心里不禁概叹着,为什么体制中人人人都力求上进,即便是要退休了也不愿意退下去,有的退下去了还要在关键时候出来露露脸,有时候并不完全是因为个人眷恋权柄,而是只要自己存在一天就关系到下面不少人的前程……

骆长松只觉得陆政东的手很有力,他很清楚,这样他就完全绑在陆政东这辆战车上了,而且现在陆政东并不为市委书记刘建中所喜,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刘建中在市委书记的任上能呆多久很难讲,而陆政东还很年轻,机会很多,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站在陆政东一边,道:

“陆书记,那我就先在宜蓝呆着……”

骆长松告辞之后,陆政东想了一会,也给在南方的关系打电话联系了一番关于用人单位的事情,想了一下,下面区县的情况他还不了解,应该下去摸摸情况。

陆政东是个说做就做的人,第二天就轻车简从,去下面区县了解情况,陆政东第一站选择的是阳河县。

阳河县不但离市里近,更重要的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在阳河,那里毕竟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对于阳河总是有感情的。

阳河县在市里属于比较富裕的县份,财力比其他县份要好,扶贫工作相对还是比较扎实,不过在组织富裕劳力这一块还是重视不够,多半是农民自发出去。

去下面看了几个点,下午回到县里时间尚早,陆政东不想晚上又喝酒,准备在县扶贫坐一坐就回市里。

刚下楼就看到阳河县的几个领导正在送人,而所送的人倒是熟人——杨振功。

陆政东还真有些感叹世界真的很小。杨振功正和县里的领导握手,两个人相向而面,杨振功显然也看到了他,不过却没有理睬他,转过身昂然上车,扬长而去。

送别的阳河县政府的几位领导挥着手,待杨振功的车出了院门才回过身,陆政东看着消失在大院门口的地方,心里不禁道,杨凯麟在市里风头正劲,杨振功狐假虎威,这谱可真是够大的了。

正想着,就听到有人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