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王平笑道:“这次的事情,也是我在粮农署里了解的,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也有友谊和正义,这次我得到的消息就是在粮农署的朋友那里了解到的。”

“什么消息?”

“ad出资,让香港人和华裔在香港注册公司,利用香港人和华裔做公司管理,然后名正言顺的进入我们国家跟本地农企合作,我了解到他们计划三年内让沿海一带的农企全部倒闭,这还是他们怕我们发觉,故意的放慢了进度。”

第310章 带着体制气质的合作

易老说道:“南方我们没有大型农企。”

“是的,所以应该尽快的整合资源,让本地企业成长起来。”

易老说道:“北方有华粮,中原有中粮,大后方有良美,南方却是一片空白。最前沿的地方最空白,农业部的工作出了大漏洞啊!”

“南方的招商引资的目光都盯在了房地产、厂矿、纺织、电子、服装和陶瓷机器零配件的生产上了,到处都是提着钱溜达来去的香港、台湾澳门和外国的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农业领域早就被忽略了。”

在王平的前世,南方的大片农田将被建成一个一个城镇化的工业区,共和国本身的农业的发展几乎停滞。当地的领导的目光里面,自然不会有农民的地位,只有工业厂房四个字。外国农商乘虚而入,把共和国南方所有的农企包括弄死,收购了榨油厂化肥厂种子公司,雇佣了本地的粮站(属于集体性质的粮站将会在国家的改革中自谋生路,最后沦为老外们收购粮食的储藏室。),垄断了农产品粗加工和深加工的所有市场。

南方城市农村工业化发展得越快,他们的市场也拓展得越快,越是工业化的城镇,人口越来越多,越是要购买更多的大米粮油,于是由他们来提供这一切,短短几年,他们就逐步控制了整个的市场,掌握了定价权力,然后发力向全国渗透。以此为根据地,许多南方成长起来的著名的粮油民族企业,其实身后的控股老板都是外国粮企。

老百姓不知道这一点,但是王平知道!危及国家安全战略的,并不只是军事和工业,还有农业。

易老沉吟了一下:“小王,你得把这个情况向农业部反应。”

“反应也没有用!”王平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当地的领导们不重视农业。他们的外资建厂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就连农民本身都不会重视农业,越来越多得到农民宁愿撂荒也要去进厂上班,这正好给了外国粮企低价租赁田地进入市场的黄金机会,随着耕地减少,人口翻倍的增加,大米粮油的价格飙升起来,外国粮企自然大赚特赚。不过我估计,我们的农业部没有办法去解决封堵这样的事情,因为本地的领导们。谁也无法放弃工业化的利润,至于农业,有人出钱整合投资,他们也更乐意看见。”王平笑道。

易老说道:“看你一脸的轻松,你想到了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