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教廷来使
1799年的新年伊始,联军的军旗在郊外的寒风中猎猎作响,3万多名士兵严阵以待,剑拔弩张的气氛弥漫在罗马城的上空。
此刻,絮歇已经向城内发出通牒,要求罗马城立刻打开城门,允许法国宪兵入城搜索失踪的几名士兵。他言辞强硬地警告道,若不答应,联军将毫不犹豫地强行攻城。
为了进一步威慑城内军民,絮歇还向这一支意大利联军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允诺:城破之日,他们可以肆意惩戒一切参与反抗的居民。这一暗示,无疑是在纵容联军在罗马城中公然劫掠,将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城市,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与此同时,军情局也展开了另一项秘密行动。他们成功抓获了庇护六世“最为宠幸”的好侄儿,并将其带到一个临时组建的军事法庭。
在法庭上,法国人不由分说地认定此人为反法分子,迅速做出了在罗马城下执行枪决的判决。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重重地砸在庇护六世的心头。
在那局势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时刻,教皇庇护六世独坐于梵蒂冈那庄严肃穆,却又此刻满是压抑氛围的书房之中。
他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望着城下已然被法国及其联军重重围困的罗马城,内心五味杂陈。这座承载着两干多年宗教荣光与无数信徒信仰的城市,此刻正如同风雨飘摇中的孤舟,岌岌可危。
罗马教廷内,一众主教们也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与挣扎。他们围坐在一起,往日里讨论教务时的激昂与自信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与沉默。
每个人都清楚,继续抵抗下去,等待罗马和梵蒂冈的将是一场毁灭性的兵灾,无数无辜市民与教徒都将生灵涂炭,教廷干年来积累的财富与荣耀也可能毁于一旦。在这艰难的抉择面前,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尽管内心饱含着屈辱与不甘。
庇护六世缓缓站起身来,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那象征着教廷权威的书桌,用颤抖的手拿起羽毛笔,在那份令他痛心疾首的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全部同意法国人的苛刻条件。从此以后,法国境内各地的主教人选,不再由教廷按照传统的方式审慎遴选,而是完全交由“法国宗教事务管理局”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