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灵纹入微

摹纹殿乙字十三号石室,成了陆明新的修炼场。日升月落,光影在石室内缓慢推移,唯有笔尖划过玉片的细微声响,以及辨灵盘偶尔亮起的柔和光芒,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陆明彻底沉浸在了基础符文的世界里。从最初只能勉强完成一元聚灵纹,到后来二元稳固纹、三元流转纹的成功率稳步提升,再到开始涉足更为复杂的四象平衡纹、五行相生纹……他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汲取着玉简中的知识,并将之付诸实践。

每日三十枚的基础要求,他早已超额完成。石台一角,合格的淡青色玉片已堆积起可观的数量。但他并未因此懈怠,反而对自己要求愈发严苛。他不再满足于“合格”,而是追求“完美”——笔触的每一分弧度,灵光流转的每一丝韵律,都力求与墙壁上那标准图谱影像分毫不差,甚至……尝试去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更深层道韵。

这种极致追求,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自身空灵气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微程度。灵气不再是粗略地在经脉中奔涌,而是如同最灵巧的手指,能随心所欲地分化出千百缕细丝,每一缕都精准地承载着不同的力道与意蕴,透过凝神笔,完美复刻于玉片之上。

他的心神之力也在这种高强度的专注下,被反复锤炼,变得愈发凝练、坚韧。即便连续临摹数个时辰,也仅感疲惫,而非之前的头晕目眩。

这一日,他正在临摹一枚较为复杂的“小聚灵阵”核心符文。此符文由十二道基础纹路嵌套交织而成,对灵力衔接与笔锋转换要求极高,是考核能否接触更高级符文的一道门槛。

陆明屏息凝神,笔尖蘸满灵墨,空灵气均匀流淌。前六道纹路一气呵成,灵光流畅。到了第七道与第八道的衔接处,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顿挫感传来,若非他心神高度集中,几乎无法察觉。

若是往日,他或许会继续完成,这枚符文大概率也能通过辨灵盘的检测。但今日,他追求的是完美。

笔尖骤然停滞。

他凝视着那几乎看不见的瑕疵点,空灵根带来的敏锐感知,让他“看”到了那里灵韵流转产生的一丝极其微弱的“涡流”。这点涡流,不影响符文整体功能,却破坏了其完美的和谐。

他没有急于修改,而是闭上双眼,心神完全沉入那枚未完成的符文之中。他不再仅仅将其视为线条的组合,而是将其当作一个微缩的、具有生命的能量结构。空灵根的特性让他能模糊地感知到那“涡流”处能量节点的细微失衡。

“是了……此处五行土行的‘承压’之意,与木行的‘生发’之意转换时,我的空灵气虽模拟了属性,但内在的‘意’衔接早了半分,导致木行之意未能完全承接土行之基,产生了一丝冗余震荡……”

他明悟了问题根源。这已不仅仅是手法问题,更是对符文蕴含的“道意”理解不够深入。

他并未立刻动笔修改,而是维持着这个状态,心神完全沉浸在对那“涡流”的感知与分析中,空灵根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剖析着那微不足道的能量扰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缓慢,外界的声响渐渐远去,他的世界中,只剩下那枚符文,以及其中那一点不和谐的韵律。

他“看”到那涡流如同水中的一个小小漩涡,在不断吸纳又排斥着周遭平稳流转的灵韵,虽然微小,却像完美乐章中的一个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