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吴涯长老布置的任务后,陆明并未急于动手设计或搜集材料。他深知,创新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深厚的积累和严谨的推演,所谓的“设计”不过是空中楼阁。
他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暂时集中在了万卷楼的前五层,以及九天阵碑林的前三碑。
在万卷楼,他不再泛泛而览,而是有针对性地查阅所有关于基础星纹变种、能量疏导与转化原理、以及一阶复合阵法经典案例的典籍。他如同一个最精密的信息过滤器,快速筛选、吸收着海量的知识,并将其中有启发性的部分,通过神识烙印在玉简中,或直接由星钥记录。
在碑林,他再次沉浸于“源纹”、“衍阵”、“融灵”三碑。但这一次,他的视角已然不同。他不再仅仅是学习和记忆那些古老的演变路径,而是试图理解每一种变种背后所对应的能量规律,思考先贤们为何要如此改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何种特定的能量效应。
他的洞府内,堆放的玉简越来越多。地面上,墙壁上,甚至利用法术悬浮在空中的光幕上,都布满了由星力临时勾勒出的各种基础星纹及其变种图案,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推演笔记和分析。
【金锐纹,标准结构能量汇聚于一点,穿透性强但范围窄。若将末端回路由直改曲,能量于此形成微小涡旋,是否可增加小范围的切割撕裂效果?推演:可行,但能量损耗增加约半成,需辅以……】
【水润纹,常规用于滋养、缓冲。若将其核心节点由‘凹’改为‘凸’,引导能量向外轻微扩散,是否能形成‘排斥’或‘清洁’效应?推演:存在能量散射风险,稳定性待验证……】
【木生纹,主生机流转。若将其内部循环回路增加一个微小的‘节’,令能量流转产生极其短暂的间歇脉冲,是否能模拟‘生长’与‘休憩’的韵律,提升对灵植类目标的滋养效率?推演:脉冲频率是关键,需精确控制……】
每一天,陆明都在进行着海量的推演计算。神识消耗巨大,若非《混沌星衍诀》玄妙,以及星钥那强大的辅助计算能力,他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如此复杂的信息。
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并非创造全新的、威力巨大的星纹,那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不现实。他的目标是,在充分理解现有基础星纹能量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极其细微、却精准无比的结构调整,创造出功能侧重点有所不同、能更好服务于他心中阵法构想的“变种”星纹。
这个过程枯燥而艰苦,无数次推演得出的结论是“此路不通”或“性价比过低”。但陆明乐在其中,每验证一个可行的变种思路,都让他对能量本质的理解加深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