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看完之后,苏东强所有的好心情一扫而光,无力的靠在大靠椅上,呆呆的望着报纸,心顿时如同坠入冰窖一般。

文章是关于华德在东来县投资的事情,根据文章披露,范晓琳所谓的投资完全就是一出精心策划的骗局!

文章显然是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的,范晓琳根本就不是什么华德集团的副总,而是由于在经济上出了问题被华德集团开除的一名销售部的人员,而李兆德更不是什么高干子弟,而是京城的一个无业游民。

文章虽然对宜蓝一提而过,甚至还是带着肯定的口吻,称赞宜蓝的干部擦亮了眼睛,没有上当受骗,但是苏东强却是知道这样的称赞和他无关,反而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他就是一个笑话,就是无能的代名词,更为严重的是当初因为陆政东否决这个决议导致所谓的华德集团的人离开,市里还专门开会检讨,已经是弄得人尽皆知,这报道一出来,刘书记、杨书记等市里的领导也都因为他的失误而脸上无光……

让领导脸上无光,这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不但他马上到手的县委书记已经飞走了不说,恐怕县长的位置都不稳当了……

想到这里,苏东强忍不住咬牙切齿的骂道:“狗日的李兆德和范晓琳,真是坏得脚底长疮,头上流脓,生的娃儿肯定没屁眼!……”

可除了咒骂李兆德和范晓琳,苏东强也没有其他办法……

陆政东此时也坐在办公室里,很是低调,除非必要,基本上就是呆在办公室,似乎是等着市里那两指宽的一纸调令到来就灰溜溜的走人。事实上,他也高调不起来,本来到了年底来找他汇报工作的人应该是络绎不绝,但这些天来找他汇报工作的人却是极少。

陆政东能理解下面的人的这样的变化,客走旺家门,在官场就更是如此,作为在官场上的人,时间和金钱都是有限的,必须要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对于县里下面的干部来说,就更是如此,他们很难离开县里,谁当县委书记,谁做一把手,那就意味着谁将决定他们的前途。

“陆书记,看报纸没?好消息,好消息,东来县这回可是出名了,还是陆书记英明,否决了华德投资的事情,不然这事就落在我们宜蓝头上了……”

陆政东正想着,骆长松喜笑颜开的闯进了办公室,把手中的报纸递到陆政东手上,陆政东实际上早就对此心知肚明了,不过还是装模作样的浏览了一下,微微叹了口气道:

“教训深刻,现在各地都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这无可厚非,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任何事情总是有其规律的,只要把握住了规律,也就把握住了大方向,相反,就很容易犯错误……”

骆长松笑着点点头:“还是政东书记有水平,想想政东书记在开发区引进多少企业?有些人却是猪油蒙了心,把政东书记排除在谈判之外,若不是政东书记,有些人现在就和东来县里的领导一样了。我看有些人前些天跳得很凶,现在看他怎么跳……”

作为和陆政东站在一条线上的人,之前也都因为这事,一个个都感到了极大的压力,都如同霜打了的茄子无精打采的。

出现这样戏剧性的结果,自然是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